各位80后、90后们,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,现在手机里的软件就像走马灯似的,今天这个火明天那个红。
可我们小时候用过的那些“宝贝软件”,好多都悄悄消失了。
每次翻到电脑里的旧文件夹,总能想起那些趴在键盘前的时光——飞信的消息弹窗、千千静听的歌词跟着节奏跳,这些画面就像老照片一样,虽然有点模糊,却特别亲切。
一、飞信:免费短信时代的 “白月光”
现在大家都用微信发消息、视频通话,可十多年前,微信还没出生的时候,飞信才是“社交一哥”。
那时候中国移动推出飞信,简直像炸开了锅——只要在电脑上登录,就能给手机免费发短信,不用花钱!
对于上学的我们来说,这简直是“神器”:晚自习偷偷用教室电脑给同桌发消息,周末在家和朋友聊到半夜也不心疼话费,甚至还能创建群组,班级活动通知全班一键搞定。
飞信厉害在哪儿?它打通了移动网和互联网,不管对方有没有加好友,只要知道手机号就能发消息,移动用户之间语音通话还特别便宜。
记得那时候班里同学几乎人人都有飞信号,通讯录里存的不是“张三”而是“飞信138XXXX”。
可惜啊,后来移动对飞信的更新慢慢跟不上了,微信带着“摇一摇”“朋友圈”杀出来,更开放、更方便,飞信逐渐成了抽屉里的旧手机,偶尔拿出来看看,还记得那些不用花钱的短信,和偷偷上网的时光。
二、千千静听:电脑里的第一首BGM
如果说飞信是社交启蒙,那千千静听就是很多人接触的第一个音乐软件。
世纪初,家里刚装上宽带,第一次在网上搜歌,弹出的就是千千静听的界面——简洁的蓝色皮肤,歌词跟着音乐一行行往上跳,最重要的是,它不占内存,哪怕是配置一般的电脑也能流畅播放。
那时候MP3还没普及,下载几首歌存进千千静听的列表里,能循环听一整天。
周杰伦的《七里香》、孙燕姿的《遇见》,都是通过这个小软件钻进我们的耳朵里。
后来QQ音乐带着海量曲库、皮肤换装功能崛起,千千静听也经历了改名风波:先是变成百度音乐 PC 端,后来并入太合音乐成了“千千音乐”。
这也是一种青春的象征。
三、当老软件谢幕,新工具正在“搭积木”
这些年,像飞信、千千静听这样的老软件渐渐退场,但总有新的“后浪”冒出来。
比如这几年特别火的“低代码开发平台”,听起来挺高大上,说白了就像“软件积木”——不用写复杂的代码,通过拖拉拽就能搭建企业需要的管理系统,比如ERP、OA、进销存这些。
国内有个叫云表平台的,就是这方面的佼佼者。听说华为、中铁、中建这些大公司都在用它。
举个例子,以前企业想做个管理系统,得花大价钱请开发团队,折腾好几个月,现在用云表,业务人员自己就能上手,哪里不合适随时改,就像搭积木一样灵活。
它还能和钉钉、企业微信这些常用平台对接,手机上也能用,连PDA、高拍仪这些设备都能连上,简直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“神器”。
小结
回头看看,瑞星杀毒、网络蚂蚁这些名字,现在的00后可能都没听说过,但它们曾是我们上网的“保护神”和“加速神器”。
可惜在碎片化时代,跟不上变化就会被落下。但反过来想,正是因为有新工具不断冒出来,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才越来越方便。
就像云表平台,虽然不像飞信、千千静听那样承载着个人回忆,却在企业里默默“搭起高楼”:让数据流转更快,让管理更轻松。
时代就像一条河,老软件就像漂远的纸船,新工具则是鼓起的风帆。
但不管怎么变,那些陪我们走过青春的软件,还有正在改变世界的新力量,都在诉说同一个道理:只要用心做事,总会有人记得你,总会有属于你的舞台。
道正网配资-道正网配资官网-靠谱的实盘配资平台-配资网站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